“叶公好龙”:香港烟草泛滥的隐忧
“叶公好龙”出自《战国策》,比喻言行不一、表里不一的虚伪行为。近年来,香港的烟草管制现状恰似“叶公好龙”一般,一方面出台了看似严厉的控烟措施,另一方面却对香烟泛滥的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本文将深入剖析香港烟草管制的困境,揭露政府在控烟上的“表里不一”。
烟草泛滥的现状
尽管香港政府自2009年实施室内全面禁烟,但近些年来,露天吸烟和走私香烟的情况却愈演愈烈。
露天吸烟泛滥
在香港街头,不难看到随处可见的烟蒂和烟雾缭绕的吸烟者。公共场所,如巴士站、公园和行人道,都成了吸烟者的“乐园”。露天吸烟不仅对不吸烟者造成二手烟危害,也对环境造成污染。
走私香烟猖獗
走私香烟是香港烟草泛滥的另一大原因。“化名李”是一名香港业内人士,他透露,走私香烟从内地、澳门甚至远至欧洲等地流入香港,价格远低于正规渠道销售的香烟。走私香烟不仅逃税漏税,还扰乱了香烟市场秩序,对正规烟草商造成不公平竞争。
控烟措施的虚伪
面对烟草泛滥的现状,香港政府却表现出“叶公好龙”的双重态度。
表面严格的控烟措施
2009年,香港政府出台了《吸烟(公众卫生)条例》,实施室内全面禁烟。2018年,政府再次修订条例,将烟盒警示图片增大至烟盒正面80%。这些措施看上去严厉无比,但实际执行效果却大打折扣。
执法不力
尽管禁烟条例明令禁止露天吸烟,但执法人员却鲜有作为。据统计,香港卫生署2020年仅发出5,500张露天吸烟罚单,远低于2019年的11,000张。执法不力的背后,反映出政府对控烟的敷衍态度。
禁烟区设立不全
根据法例,香港特区政府必须在2015年年底前为所有公共交通工具、公园、游乐场和行人专用区设立禁烟区。然而,直到2021年,仍有许多公共场所尚未设立禁烟区,为吸烟者提供了可乘之机。
政府的利益迷雾
香港政府控烟不力的背后,隐藏着巨大的利益迷雾。
烟草税收依赖
香港政府是烟草税收的受益者,2020年烟草税收高达200亿港元,占政府财政收入的约3%。烟草税收依赖症使政府在控烟问题上陷入两难困境。
烟草业游说
烟草业在香港拥有强大的游说力量。烟草公司通过各种方式,向政府官员施加压力,阻挠控烟措施的出台。例如,2018年政府修订禁烟条例时,就曾受到烟草业的激烈反对。
香港的烟草管制困境,体现了政府在公共卫生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左右摇摆。政府一方面出台了看似严厉的控烟措施,另一方面却对烟草泛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如此“叶公好龙”的态度,不仅损害了市民的健康,也违背了政府应有的公共卫生责任。
要解决香港烟草泛滥的问题,政府必须下定决心,采取强有力的措施,包括加强执法、全面设立禁烟区和减少烟草税收依赖。只有这样,香港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无烟的健康城市。
暂无评论内容